内容页搜索

随着吴江蚕桑、丝绸业的发展,民间产生许多与此有关的风俗习惯,情趣淳朴。如今虽大多已不复存在,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透析蚕桑、丝绸生产历史和社会经济,仍有相当意义和研究价值。2008928日,蚕桑生产习俗被列为吴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2009年,蚕桑生产习俗被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一、祭蚕神

敬重祖先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。古近代农工百贾三百六十行,行行有先辈,称之为祖师爷,祀之如神。这是一种行业的共识行为,亦可以说是集体孝道。

蚕的一生,要经过卵、幼虫、蛹、成虫(蛾)4个阶段。蚕与古代先民的生活休戚相关,蛹可食,茧可缫丝,再织成绸绢或可制成丝绵,年复一年带来无尽福祉。神秘感或精神寄托、感恩或祈求,先民逐渐将蚕神格化,涂上神灵色彩,产生崇拜蚕神心理。史书记载,蚕神在商代已有。宋元后出现多种蚕神,如嫘祖、菀窳妇人、寓氏公主、蚕三姑、马头娘、蚕母等。这一类女性形象的蚕神,对于养蚕妇女来说比较亲切。另外,还有青衣神和五花蚕圣等男性形象的蚕神。

蚕神中正统的仅是嫘祖。宋代《通鉴外纪》载:“皇帝居轩辕之丘,而娶西陵之女,始教民育蚕,治丝茧以供衣服……后世祀为先蚕。”明清始,吴江盛泽丝业公所、震泽丝业公所皆奉嫘祖为先蚕祖师。邻靠浙江的铜罗、桃源一带的蚕神是马头娘,又名马明王菩萨,其造型是骑在马上的一名女子手捧一盆蚕茧,形象似家蚕眠时仰起头的姿态。

旧俗,吴江祭拜蚕神贯穿饲蚕全过程。蚕事前,蚕农备香烛到蚕神祠庙,顶礼默祷,通神保佑,祈求丰收;养蚕大户还有在家做一至数天的“蚕花忏”,以祈蚕事顺利。以后在孵蚁、蚕眠、出火、上蔟每一个阶段都要在家祭祀一番。近代祭祀渐趋简化,一般在蚁蚕孵出之日,在家布置供桌,供桌中央放蚕神马张(印有蚕神像的红纸),将蚁蚕上桌供奉,供品一般为干果、糕点、茧圆等。费孝通在其《江村经济》中有这种祭祀仪式记述。有些养蚕大户还备神龛,供奉木雕或泥塑神像。如家蚕罹病,亦要祭神,以求消灾祛难。蚕事结束,为庆丰收,还要作“还愿祭”。

二、蚕关门  蚕开门

蚕娘将蚕种焐在胸口,靠体温使之孵化,谓暖种。蚁蚕孵出后,在蚕室内挂帏,置火盆饲养,贴蚕月字于门上,民国年间简化为贴红纸,一切交谊活动停止,家家闭户不相往来,谓蚕关门(蚕关门可使蚕农专心养蚕,减少人际往来客观上防止传播蚕病)。期间,有已婚妇女独宿净身以示虔敬;有红纸剪成猫形,俗称蚕猫,贴在蚕室墙上或放在蚕具内,以期驱鼠。蚕过三眠,天气转暖,蚕室内撤去火盆,谓出火。家家做茧圆(糯米粉捏成,实心无馅,形似蚕茧)吃,寓意收成到手。蚕儿上蔟初,邻里亲戚间恢复串门走访,评看结茧情况,互相祝贺并略事馈赠,谓望山头。采茧后,养蚕全过程结束,蚕家门户洞开,谓蚕开门,蚕家置办酒宴庆祝。康熙《吴江县志》载:采茧为落山矣,乃具牲醴飨神,速亲宾以宴之,名落山酒。

三、讨口彩  忌讳

蚕农用吉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,谓讨口彩。如在堂屋、蚕室悬挂书有蚕花念四分(有的地方为蚕花念八分)的长条红纸。乾隆《震泽县志》载:每出火蚕一斤,收茧十斤为十分,过则得利,不及则失利。” “廿谐音,寓意多收茧,多得利。邻里在望山头时互赠礼物中鲞鱼、水糕(方形米粉糕,馅为糖或肉末)为必备之物,从的谐音引申出来,意为有想头,来年定为再丰收。水糕谐音丝高,意为生丝高产。也有送糖包子的,意为甜在心里” “包好。吉祥用语无所不在,如睡觉要叫眠一眠,寓意蚕眠一眠,大一大等等。

与讨口彩相对的是忌讳。口语忌讳:忌说字,见到死蚕只能悄悄拣出,不能言传;忌说生姜或带的话,避()”之讳;忌直呼酱油,以免蚕宝宝染病(蚕染细菌腐败,体液呈赤褐色);忌字,称豆腐为白玉。行为忌讳:忌拍打蚕箔,防财气拍光;忌对蚕儿计数,以防越数越少;蚕月期间不能外出看戏或在蚕室谈戏文,以防家蚕翘首看戏不食叶;蚕大眠后,在蚕室不能赤膊,以防蚕宝宝不结茧等。

四、怯蚕祟

与谢蚕神并存的是“怯蚕祟”。古代蚕农科学知识有限,认为蚕事失利是鬼怪作祟所致,故而想尽一切办法驱赶危害蚕宝宝的邪魔恶煞,使之逢凶化吉,遇难呈祥。如在蚕室门前用石灰画弓、箭,在门框上方悬挂照妖镜,或在门上张贴门神,以保护蚕室。也有在蚕事前延请僧道拜蚕花忏消灾驱邪。

每年清明日,吴兴、吴江两县交界地区有吃螺蛳的习惯。相传,蚕病为“青娘”,躲在螺蛳壳内,于是吃掉螺蛳肉,把空壳抛上屋面,使“青娘”无处躲藏,似就无从作祟了。与平时相异的是,这天吃螺蛳肉不是用嘴吸出,而是用针挑出,故又称“挑青”。

端午节,南麻地区例食面条。此日吃面不能将面条咬断,须将面整条一口全部吸入口中,然后闭嘴咀嚼,据说这样吃法可吃掉“拖丝娘”(蚕病之一,学名脓病)。

震泽蚕区养蚕时,除当地桑叶外,常需购买邻县桑叶。在外来桑叶进屋前,蚕农要象征性地用桃树枝拍打桑叶,赶走“野鬼”;有些将桃树嫩枝弯成小圆圈放在蚕匾内压邪。这习俗寓于桃树能驱邪的传说。

鼠为蚕之天敌,猫为鼠之天敌。蚕农惯用红纸剪成猫的形状,俗称“蚕猫”,张贴在蚕室墙上,或置于蚕具内,以期用来驱赶老鼠。

五、照田蚕

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,自初更至夜半,大人、孩子在田间缚稻草于长竿,擎而燃之,在自家的田埂上奔跑,边跑边喊吉利话语,用火把照田的四角,火把彼起此落,舞成火龙状或流星样。此俗谓“照田蚕”,以祈丝谷丰收。乾隆《震泽县志》有“田间缚篙篠于长竿,擎而烛之,以祈丝谷,名照田蚕”的记载。

六、蚕家婚俗

蚕家女自幼就由其母悉心传授养蚕、缫丝技艺,10岁左右栽桑、饲蚕、缫丝均已娴熟自如。清嘉庆年间(17961820),同里诗人在其《养蚕词》中有“女缫丝,母炊汤,女儿二七如母长”之句。

蚕家女出阁时,娘家陪嫁嫁妆中须有新丝车。

因蚕区有“蚕关门”风俗,迎娶喜日须规避“蚕月”。蚕家迎娶喜日,须待新丝缫成以后再定。迎娶临近之数日,嫁娶双方女眷无论老幼皆插戴蚕花,以增加喜庆氛围。蚕花为用绢、绒或绉纸制成的花,红艳夺日。

蚕花贯穿蚕家婚仪整个过程,在担盘、送嫁妆时,每件物品均系蚕花,迎娶的喜船、花轿亦要系上蚕花。

送亲时,女家送去两枝连根带梢的翠竹,顶端系又蚕花,称谓“蚕花竹”,寓意“蚕花发,节节高”。男家收下一枝,另一枝随送亲队伍返回女家。两家都将蚕花竹竖立在家门口,有越高越发之说。清代诗人赵基在其《青草滩杂诗》中有“彩旛荳米蚕花竹,此是朱陈嫁娶图”之句。

婚宴主桌上陪新娘的皆为养蚕缫丝称能手的小姐妹。席上,喜娘例行为新娘夹一撮肉丝,并讨上句好口彩:“吃点肉丝,来年做出好丝!”

婚房里的帐幔上亦要系上蚕花,新娘入洞房坐床称为坐蚕花床,撒帐时喜娘伴唱《撒蚕花铜钿歌》:取出银锣与宝瓶,蚕花铜钿撒四面。蚕花铜钿撒过来,一年四季福寿洪。蚕花铜钿撒过西,生意兴隆多生利。蚕花铜钿撒过南,添个官官中状元。蚕花铜钿撒过北,田头地横路路熟。东南西北撒得匀,今年要交蚕花运。蚕花茂盛廿四分,茧子堆得磁屋顶。

闹新房时有新娘摘蚕花的传统节目,妙趣横生。蚕花用竹竿钩起,高悬空中,飘移不定,新娘由新郎抱起摘花,费尽周折才能摘到。

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一个“蚕汛”(第一次参加婆家养蚕生产),称为“看花蚕”。《盛湖竹枝词》中有“荆布苗条新嫁娘,花蚕看罢又分秧。落田羞被旁人笑,不敢回头偷觑郎”之句。

新妇到婆家的第一个缫丝季节要做缫丝表演:邻里间的妇女陪同表演,新媳妇当第一座车,让邻舍观摩评说做丝技巧。

 

>